
桑植融媒12月19日(通讯员 代小林 尚柳)日前,笔者从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获悉,该乡聚焦人才机制创新,正有序谋划建立定向引才机制,创建高校毕业生人才档案,在高校进行宣讲并设立专场面试招聘,引进较为匮乏的专业人才,不断引入新力量,注入新活力。
近年来,该乡紧紧围绕人才资源的“引进、培养、用好、留住”四个重要环节,坚持以“党管人才”为原则,进一步提升引才的层次和质效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断凸显。
拓宽渠道诚心“引”,汇聚多方力量。一是落实制度,用好平台。落实引进人才跟踪培养制度,着力构建科学完备、精准有效的引进机制,采取定向选聘的方式引入了2名基层人才服务专员,为“人才洼地”注入了“新鲜活水”。二是引入班子,助力换届。实施“五个一”方针,高质量完成村级党组织换届,将一批学历高、素质好、能力强、年纪轻、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群众选进村级领导班子,共选出114名村“两委”干部,新任占比61%,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1人,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46人,退伍军人27人,村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多措并举精心“育”,涵养人才队伍。一是党管人才抓落实。成立洪家关白族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,乡长及组织委员担任副组长,乡领导班子任成员,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组织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,带领基层人才专员肖容梅、谷忠宝负责人才日常工作。二是分类施策抓培训。围绕茶叶主导产业,委托农业院校、专业技术推广机构、农民技术协会等单位,在园区、田间开办实训基地,多渠道、多样式开展技术培训,提高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建设能力;针对贫困人口自身特点,牵头整合农业、林业、扶贫等部门资源,重点开展电子商务、维修电工、中式面点、茶叶加工、育婴师、畜牧防疫等培训,2021年以来已完成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150人。
把好方向放心“用”,激发产业活水。一是用活产业人才。全乡乡村产业人才共116名,其中注册专业合作社有83人,经营家庭农场有33人,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有1个(陈双衡),获得国家支持资金20万元;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(李仕胜、熊贇),各获得支持资金10万元,比2020年增长75%。伍益民、李仕胜、谷毅琼、汪英、王贞祥、汤艇6名返乡创新创业人才纳入人才库,其中5名人才持有“张家界乡村产业人才贷”金卡,2021年推荐了向佐文、姚果山、王贞祥3名金卡对象。二是发展扶贫产业。我乡大力实施“两有四个一”产业就业扶贫工程,在23个村构建产业就业扶贫体系,以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管理模式,确保扶贫产业正常运转。全乡以白茶、蜜蜂、大鲵、蔬菜、优质稻、烟叶等为主导产业,其中有8个村发展白茶产业,共计3499亩,与万宝山茶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,带动全乡2636人发展白茶产业,达到人均年增收1000元(白茶成熟要3年,前期无收益,主要是在茶园务工收入),8个村入股正大公司参与分红,2个村参与光伏发电收益分红等,扶贫产业助力消灭集体经济“空壳村”。
优化环境用心“留”,坚持奖扶并重。一是给予制度支持。围绕人才的“引进、培养、用好、留住”,制定人才发展方案,在技能培训、项目支持、创业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。二是完善保障体系。落实党委委员联系服务人才“双联”工作机制,并与人才专员签订5年的劳动合同,每名基层人才服务专员按6万元标准支付(含五险),让人才生活无后顾之忧。三是落实奖励机制。对于高考优异生给予资助基金奖励,对于返乡创业、就业人员进行表彰宣传;人才工作经费由市、县拨付,市委组织部拨付50%,县委组织部拨付50%,充分给予人才工作经费保障。
(一审:秦福 二审:杨明 三审:吴明波)
责编:刘璐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桑植县产业类AA评级工作推进县长办公会召开
梁高武殷切寄语教师队伍:弘扬教育家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
梁高武调度桑植县重点项目推进工作
梁高武到八大公山镇车大河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
梁高武调研桑龙高速桑植服务区建设
淮北矿业(集团)有限公司一行来桑考察
桑植县召开“四类”项目调度会议 部署重点项目推进工作
桑植县2025年烟叶收购工作会议召开
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,打开脑洞,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“野生”汉字?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千年赶一街,一街赶千年。芙蓉桥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相会!感受桑植民俗文化#民俗文化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是谁,送你来到大桑植 #桑植白茶 #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#乡村振兴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#民俗文化
清明祭祀请牢记!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!#森林防火#全民参与
15分钟×4万学生=?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
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
记河口乡沙洲村支部书记陈仙娥的奉献之路
下载APP